11月7日,龙百集团(002601.SZ)公告称,旗下子公司云南冶金新力钛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省楚雄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情况尤为严重,三名被告因侵犯商业秘密罪被判处六至七年有期徒刑,共计罚款3200万元)。与本案相关的违法所得将依法追缴并上缴国库。 核心生产技术泄露 据龙百集团公告,本案涉及的商业秘密为核心生产技术,并于2007年认定被告人刘建良、赵泽全、蒋爽均在龙百集团2019年收购云南新丽公司后担任重要管理或技术职务。三人在公司工作期间违反保密规定,未经许可复制、保留基本技术数据,并从公司删除。据此案,2019年上半年,刘建良先生与河北燕山钢铁集团(以下简称河北燕山钢铁)达成协议,为该生产线建设提供氯化法技术支持,换取3000万元及生产线建成后利润的3%。此后,刘建良与赵泽全、姜帅一起向河北燕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所属河北冀成新材料有限公司提供了无原公司标志的技术图纸,并参与了生产线设计、设备制造指导等工作。案发时,三被告实际收受2700万元,并按照约定分配其中,刘建良获得1080万元,赵泽全、江帅各获得810万元。法院经审理认为,三被告的行为均构成侵犯商业秘密,情节严重。一审法院根据犯罪事实和返还违法所得,作出了上述判决。刘建良、赵泽全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12元和1000万元。江帅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万元。目前已追缴的违法所得2232万余元,未全额退还的468万余元将继续追缴。公告还指出,涉案的另外两名犯罪嫌疑人阚振华、刘福东逃逸,公安机关已发出逮捕令。中国商业新闻记者就上述事项联系龙百集团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应。但龙百集团公告称,本次刑事判决只是对被告人刘建良、赵泽全、江帅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一审判决。本案的最终判决和后续执行结果仍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强调,上述决定不会对其当前或未来盈利产生重大负面影响。龙百集团提起诉讼,索赔13亿元。该公司在声明中表示,正在起诉关联方民事责任,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已立案并受理了相关民事诉讼。此前,10月14日晚,龙百组织宣布云南维权。据了解,本次事件涉及的技术秘密为施工工艺大型氯化钛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和生产技术,是钛白粉行业的核心“脖子”技术,由云南新力公司引进,并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氯化工艺因其低碳、环保、产品质量好而成为行业发展方向。但该技术技术壁垒较高,长期被国外大公司垄断。国内仅有龙百集团等少数企业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被告河北燕山钢铁有限公司正在大规模推进二氧化钛的产业布局。据资料显示,河北燕山钢铁有限公司通过河北冀诚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120亿元建设碳酸锂/氢氧化锂、二氧化钛和碳材料项目。号称采用“世界最高水平的亚纳米氯化钛工艺技术”,并配备盐废水综合利用技术。具有生产流程短、连续化作业、单线产能规模化、“三废”排放低、氯气回收利用等特点。公司正在筹建年产万吨氯化钛、钛白粉生产基地。天眼查信息显示,2025年5月30日,河北冀成新材料公司起诉云南新力公司。事件起因是“确认不侵犯知识产权纠纷”。该案于6月26日在河北省雄安新区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诉讼标的额为50万元。此案尚未判决。至此,双方形成了相互诉讼的局面。据公开信息显示据了解,龙百集团是全球最大的钛白粉生产商,氯化年产能66万吨,位居日本第一、全球第三。公司在二氧化钛生产技术引进、生产工艺优化、产品研发、项目并购等方面投入超过100亿元,获得氯化物行业专利技术280余项,完成项目绩效评估20余项。他们指出,二氧化钛技术因其高壁垒和巨大的环保优势,已成为行业高水平发展的核心线。该裁决不仅彰显了公司保护知识产权的决心,也为化工行业的技术保密和人才流动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有助于行业竞争秩序的规范化。 (编辑:董曙光 审稿:吴克忠 校对:严景宁)
新浪财经公众号
我们每天24小时播放最新的财经新闻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新浪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