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浪财经11月7日报道,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人工智能绝对是大会的核心话题之一。连续八年作为进博会主要参与者的普华永道正在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税务合规和管理实践,其税务人工智能应用在进博会上亮相。
展会期间,新浪财经独家对话普华永道中国数字税务产品与解决方案管理合伙人庄树清。 Compartió caminos innovadores para la gestión de riesgos y tributación impulsada por la IA.
新浪财经:普华永道与专业机构合作,从财政和人工智能角度进行合作?有哪些协同效应?
庄树清:ChatGPT在2022年的收官之作,是人工智能技术在税务领域应用的一次探索性活动。我们最初与一家领先的人工智能公司合作并利用他们的大规模建模能力和我们自己的税务技术团队的实施专业知识来构建我们的内部税务知识库。基于此,我们开发了税务AI平台“Tax AI Workspace”。实施该平台后,我们日常运营的效率和准确性得到了显着提高。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现在国内已经有很多厂商拥有强大的语言模型能力。我们也在不断扩大合作范围,与较大的模型制造商合作,将他们模型的功能集成到我们的系统中。目前,我们的税务人工智能平台支持访问多个模型,并允许多模型联合架构。
新浪财经:从市场角度来看,机构对于税务信息的主要预期是什么?
庄树清:智慧税务是企业财税从“数字化”向“智慧化”转型的重要一步近年来,不少企业完成了财务、税务职能的数字化,实现了数据整合。人工智能的出现将使企业在智能分析、风险决策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从市场需求来看,下一个大方向可以分为三个方向。
首先,了解法规并确定您的合规性。企业客户面临复杂且快速变化的税务系统。他们需要准确的监管见解和模型辅助决策。例如,新政策的财政影响有哪些?有类似的案例吗?将大规模语言模型与税务监管数据库相结合,可以实现更智能的监管分析和合规建议。
二是发票及发票管理。企业积累了大量电子发票、跨境发票等形式的发票和单据,人工智能的好处在于可以自动识别y,从大量文档中解释和提取关键数据,生成税务报告分析,帮助识别报告中的风险并提高税务处理的准确性。
三是财政风险管控。数字化转型后,数据流动加速,企业期望人工智能能够从多个来源的数据中提取潜在风险。借助大规模语言模型,emdams可以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快速发现上下游数据中的异常相关性,从而实现更智能的风险识别和管理。
新浪财经:税务处理往往涉及大量敏感数据。您如何控制这些数据对人工智能系统的访问?
庄树青:确实,财务和税务数据非常敏感,尤其是涉及客户销售和财务信息的数据。我们有严格的内部保密和安全规则。如果是客户数据,绝对不允许上传添加到公共人工智能工具或外部云环境中,并通过内网系统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处理。我认为企业在应用人工智能的同时,还需要仔细评估自己的数据架构和安全策略,包括选择可靠的云服务提供商、设置合理的防火墙和权限管理等等。人工智能时代,信息安全的边界变得更加模糊。我们认为,“掌控数据”仍然是企业使用人工智能的最低要求。
新浪财经:哪些行业最容易接受“税务+AI”模式,您认为是这样吗?
庄树清:确实,各行业税务管理都存在共同的挑战,比如合规备案复杂、风险监控压力大、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这些挑战促使企业利用人工智能来提高效率。虽然许多公司最初将人工智能视为一种合规工具,但我们现在看到它已经达到了战略层面。
当前,大企业的投资尤其积极。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税务环境和更高的合规要求。一方面,这些企业经过多年的数字化建设,已经拥有了完整的数据库,具备了实施人工智能的条件。此外,大规模人工智能模型和代理的成本大幅降低,使得人工智能在税务领域的应用门槛更低。未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开始使用人工智能工具进行税务决策、风险管理和业务分析。
新浪财经公众号
我们每天24小时播放最新的财经新闻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新浪财经)
